嘘~ 正在从服务器偷取页面 . . .


【生物】酒精消毒的原理

  酒精(乙醇)属于醇类消毒剂,使用较普遍。常见的醇类消毒剂还有异丙醇,其使用不如酒精普遍。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主要依靠以下三种作用:①破坏蛋白质的结构,使蛋白质变性;②进入菌体细胞,吸收蛋白质表面的水膜,使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而失去活性,从而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;③溶菌作用(由细菌所免疫的动物体液中存在的抗体,在抗体存在下破坏相应细菌菌体的现象称为溶菌作用)。

影响酒精杀菌的因素包括以下三点:

  1. 浓度

    酒精杀菌需要有一定量的水,不是浓度越高效果越好。

    • 浓度大于 95% 的酒精,一旦接触菌体,由于菌体表层蛋白质脱水过于迅速,表面蛋白凝固形成一层坚硬的包膜,阻碍乙醇分子继续深入细胞,从而导致杀菌能力减弱
    • 浓度为 75% 的酒精(医用酒精)与菌体的渗透压相近,可在菌体表面蛋白未变性前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,使菌体内部蛋白质脱水变性
    • 浓度低于 75% 的酒精,由于渗透压低,杀死菌体的能力下降。
  2. 有机物

    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层,进而影响杀菌作用,故不宜用于消毒被血、脓、粪便等污染的表面。

  3. 温度

    酒精的杀菌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加强,但不如酚类、醛类明显。


题外话

我这个排版是不是看起来很 AI。


文章作者: q779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ND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q779 !
评论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