嘘~ 正在从服务器偷取页面 . . .


【生物】如何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?

一、概念解释

抵抗力稳定性(Resistance Stability)指的是生态系统或生物体在遭受扰动时,能够抵抗或保持不变的能力。例如,在环境变化或外部干扰(如疾病、气候变化)下,生态系统能保持稳定,几乎没有变化。

恢复力稳定性(Resilience Stability)指的是生态系统或生物体在受到扰动后,能够恢复到原有状态或接近原有状态的能力。即使系统受到了破坏,恢复力强的系统能够较快恢复。

通俗的说,可以认为“抵抗力”是给自己加护盾的,“恢复力”是给自己回血的。

这两者通常呈负相关,因为当一个系统表现出强大的抵抗力时,它通常保持着较为固定的状态,不容易发生变化。这就意味着,系统在受到扰动时不会有太大改变,恢复力的需求相对较低,因为系统基本不会被扰乱到需要恢复的程度。

而当系统的抵抗力较弱时,扰动可能会导致系统发生显著变化,系统需要较强的恢复力来回到原本的状态。因此,系统的抵抗力越强,恢复力需求就越小,反之亦然。

二、如何理解

那么,为什么一般情况下负相关呢?

以本人搜集的资料来看,貌似没有人能明确说明为什么,只有纠结它俩到底是不是没必要区分开的。

不过,以本人的理解,随着生物量、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的上升,其稳定性可以用以下例子说明:

比如某一天全世界的牛濒临灭绝了,人类还可以吃其他动物,或者吃草,这就是抵抗力稳定性。

那恢复力稳定性呢?恢复力就是这些牛要灭绝了,他们能多快速度恢复原来的数量呢?(重点是恢复原状

由于生物圈高度的抵抗力稳定性,他们的天敌、竞争物种(比如羊)等等受到的影响较小,

换言之,这些牛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因此变好,数量还少了好多好多,所以恢复的速度自然慢的多了。

还有许多濒危动物需要我们保护而难以自然脱离濒危的状态,这也体现了恢复力和抵抗力之间的负相关性。

upd. 可以参考 为什么外来物种难以在顶级群落中生存?,这篇详细解释了上面举的例子为何会如此。

三、特例

书上提到了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差。

这个很简单,苔原生态系统主要的生产者是地衣,而地衣本身又不靠土壤来恢复。

而大多数生态系统依靠土壤仍存留而恢复原状,还依靠于有大量适宜生长的、利用土壤的植物。

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苔原生态系统这么脆了。但苔原生态系统主要在北极圈内,当成特例看待即可。

再补充一下,虽然南极也有一些地方有苔原生态系统,但大部分地区环境太恶劣,连地衣都过不下去了。


文章作者: q779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ND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q779 !
评论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