嘘~ 正在从服务器偷取页面 . . .


【生物】MHC、MHC分子、抗原–MHC复合体、HLA有什么区别?

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(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, MHC),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,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,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,呈高度多态性,其编码产物(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,即 MHC 分子)是抗原提呈和 T 细胞活化分子,与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密切相关,也是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反应的抗原;其中人类的 MHC,又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(英语:human leukocyte antigen,简称 HLA)。

人类白细胞抗原(英语:human leukocyte antigen,缩写为HLA),是编码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(MHC)的基因。其位于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(6p21.31),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,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。其中部分基因编码细胞表面抗原,成为每个人的细胞不可混淆的“特征”,是免疫系统区分自身和异体物质的基础。HLA基因高度多态化,存在许多不同的等位基因, 从而细致调控后天免疫系统。

而激活 T 细胞的抗原–MHC复合体是由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决定簇加载到自身的 MHC 分子上形成的东西。


问题来了,HLA 为什么叫“抗原”而不是“复合基因”?答案是历史原因。

20世纪50年代,科学家在研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发现,白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是导致排斥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这些分子在不同个体间差异极大,被称为“人类白细胞抗原”,因为:

  • 抗原性:当他人器官移植到受体时,受体的免疫系统会将供体的HLA分子识别为“外来抗原”,触发免疫攻击。
  • 白细胞来源:最初发现这些分子在白细胞表面高表达,便于实验检测。

简单来说,主要是它表现的就像抗原一样,当时就这么命名了。

可以参考一下 为什么细胞毒性 T 细胞需要辅助性 T 细胞的细胞因子信号? 这篇。


文章作者: q779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ND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q779 !
评论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