嘘~ 正在从服务器偷取页面 . . .


【生物】标记重捕法误差分析

忽略采取种群密度调查方案错误选择导致的误差,比如去调查植物(神经病)。

记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为 $M$ 并标记,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为 $n$ ,其中被标记个体为 $m$ 。

误差1:若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、死亡、迁入/迁出,会出现较大误差。

误差2:第二次标记的个体数 $m$ 偏小(估算值偏大)的原因:

  1. 标记物脱落;
  2. 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;
  3. 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天敌发现;
  4. 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。

误差3:第二次标记的个体数 $m$ 偏大(估算值偏小)的原因:

  1. 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就再次被捕获;
  2. 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。

文章作者: q779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ND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q779 !
评论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