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物】渗透压与组织水肿有何关系?
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,又称浮肿。
组织水肿与血浆、组织液的渗透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组织水肿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种。
1. 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
当血浆蛋白减少,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,血浆中水分较多进入组织液,使组织液增加;
另一方面,由于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,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即使被血浆重吸收运走,从而引起组织水肿。
1.1 营养不良
(缺少蛋白质)
营养不良时,摄入的蛋白质减少,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,使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减少,引起血浆蛋白减少。
例如“大头娃娃”事件,就是由于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过低,致使生长期的婴儿缺少蛋白质而引起水肿。
1.2 肾小球肾炎
(蛋白质损耗增加)
肾小球肾炎时,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,引起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滤过作用进入原尿
在经过肾小管时,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,使大量血浆蛋白随终尿排出(蛋白尿)
以致血浆蛋白减少,进而导致水肿。
1.3 肝功能受损
(蛋白质合成减少)
大约 40% 的血浆蛋白来自肝细胞的合成,若肝细胞受损或肝功能出现障碍
则会使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,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,组织液增多,从而引起水肿
例如,肝硬化患者会出现“腹水”现象。
2.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增加
2.1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
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,导致代谢产物暂时性增加,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,
使水分不易被重吸收进入血浆运出,而引起水肿。
例如,平时运动较少的人,爬山后常会小腿水肿。
因为爬山时小腿的肌肉群运动量大,短时间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增多,引起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。
2.2 过敏性水肿
过敏反应时,组织细胞会释放组胺,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,
血浆中的部分大分子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,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的浓度增加
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,出现丘疹性水肿(即局部水肿)
2.3 机械碰撞性水肿
意外碰撞或磕到硬物,使皮肤毛细血管破裂或通透性增大,
引起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等渗入组织液,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,出现红肿现象。
碰撞后揉搓则会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进一步增大
热敷则会促进血液循环,促进血浆渗出更多。
揉搓和热敷的做法都会导致水肿更加严重,因此碰撞后应当立即冷敷,使毛细血管收缩,减少水肿和疼痛。
3. 淋巴管阻塞引起淋巴性水肿
毛细淋巴管的管腔大而不规则,管壁薄,仅由内皮和极薄的结缔组织构成
而毛细淋巴管壁内皮细胞间有较大的间隙,无基膜,故通透性大,大分子物质易进入。
因此,淋巴的回流可以回收血浆丧失的蛋白质,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。
当淋巴管阻塞时,淋巴的回流会受阻,造成组织液增加而引起水肿,也称为淋巴水肿。
例如,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;
又如,患丝虫病时,主要淋巴管被丝虫成虫阻塞,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。
4. 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引起水分滞留
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例如,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。
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,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
钠离子滞留使血液中晶体渗透压增高,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,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
抗利尿激素则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,于是过多的水滞留于体内,引起水肿。